赵鹏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
一是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出台12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和11份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二是
能源绿色
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3.84亿千瓦、装机占比达到49.6%。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十四五”以来压减粗钢超4000万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1.7%。
四是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91.2%,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300亿平方米。截至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31.6%,保有量达1821万辆,占全球60%。
五是生态系统碳汇稳步提升。“十四五”以来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中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森林蓄积量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六是“双碳”工作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
碳排放双控,实施“十四五”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启动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和专业人才培养。
七是绿色低碳政策机制更加完善。2020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环保相关资金1.78万亿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截至今年6月,两项工具贷款余额分别为4530亿元、2459亿元。建立健全绿电交易和
碳市场体系,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绿电交易878亿千瓦时,全国碳配额交易3.82亿吨。
八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中德签署政府间《关于建立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阳光之乡声明》。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等多双边议程,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能源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中国的“双碳”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挑战:
一是乌克兰危机等地缘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供需失衡,中国能源保供面临更大挑战,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是有的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构筑“碳壁垒”,对国内优势产业进行打压,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是“双碳”工作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绿色低碳创新投入总体偏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动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