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831
  • 0
  • 分享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建设琴澳智慧低碳共生新城市

2023-12-22 09:15

来源: 国务院

第一节  建设区域交通枢纽节点

完善岛内综合交通系统。优化骨干路网布局,构建“五横四纵”城市干道网络。加快推进环岛南路、环岛北路西延线等建设,优化居住区、商务办公区等重点地区路网体系。规划建设水上游线、自行车快速路,打造由步行连廊、人行隧道等构成的连续立体步行网络。支持无人驾驶等智慧交通发展,建设智慧停车系统。结合轨道站点、公交场站、大型公共停车场推动站城一体综合开发。

构建琴澳同城化立体交通体系。畅通与澳门的路网衔接,加强与澳门半岛的快速交通联系,加快推动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合作区至澳门的新通道、合作区与澳门直通的游艇及客运码头,开设往返合作区与澳门的轮渡航线,预留直升机跨境运输点,打造便利澳门居民进出合作区的立体化智能化口岸体系。开展进出境澳门机动车免担保政策试点,对合作区进境的澳门机动车(含营运车辆)免于提供担保。加快横琴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琴澳便捷化物流通道。

打造畅通便捷对外交通体系。对接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至肇庆高铁建设;加快建设横琴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做好高铁、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衔接。完善合作区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路网衔接,加强合作区与珠海机场、深圳机场之间的快速联系。开设过境候机楼,直抵港澳机场离境登机,促进澳门机场拓展国际客运航线。加强合作区港口客运码头建设,增加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水上航线,开通邮轮接驳航线。

第二节  建设未来新型智慧城市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泛在的物联感知体系,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发布。推进“双千兆”通信网络建设,提升合作区国际通信服务能力。部署合作区智能存算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中心,推动先进智能计算中心发展,构建统一集约化政务云平台。

强化数据资源体系与公共运行平台建设。衔接粤澳数据资源管理规则,开展城市基础库、主题库、业务库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构建合作区三维数字底座,强化数据动态治理和更新维护。充分依托“粤治慧”省域治理数字化总平台建设合作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数据中台、共性技术中台、业务中台,提升运行管理精细化水平。

建立琴澳融合的智慧应用体系。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推进产业园区智慧化改造,打造产业经济大脑。加强琴澳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合作,提升在智慧口岸、电子围网和城市应急等领域的协同治理水平。

第三节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典范

建设保障有力的供应设施体系。建立健全多元互补的供水格局,建设水质净化厂和分质供水系统,实现供水普及率100%、饮用水水质达到澳门标准。适度超前布局电力设施,确保供电可靠率达到领先水平。完善燃气管网建设,形成多源多向、互联互通的燃气输配工程系统,稳步推进多联供燃气能源站建设,探索实现对澳集中供冷供热。推进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建设,构建智慧能源管理体系。加强市政消防供水建设,确保满足消防用水需要。

建设安全可靠的智慧应急体系。建设合作区智慧化应急综合指挥中心,汇聚城市风险感知数据,实现全领域、全区域、全时段监测。建立琴澳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实现防灾减灾信息互通、资源互助、通道互联、场所共用、指挥协同。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建设服务琴澳的粮油等生活必须品物资储备库,依托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加强与澳门防洪防潮防涝设施协同建设,到2035年防洪、防潮、内涝防治标准分别达到100年一遇、500年一遇、50年一遇。合理布局避难场所,以城市主次干道为主通道建立疏散救援通道,形成分级分类疏散系统。建立健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机制,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建设。

第四节  建设生态文明样本城市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