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突出了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并面向2060年碳中和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涵盖了
能源节约与绿色
低碳转型、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负碳技术等传统低碳技术划分的领域,同时增加了数智赋能和非二氧化碳减排两大类技术。新时期新阶段低碳技术体系的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方面,低碳技术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催生了一些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和产业形态,例如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相融合形成循环碳经济范式,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全面渗透融合,带来高效率的低碳行动效果和新的应用场景、新的应用模式。
另一方面,未来的低碳发展不仅要减排二氧化碳,非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也日益受到重视,例如甲烷气体的减排成为国际热点之一,未来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也将逐步成为重要领域。《实施方案》纳入数智赋能和非二氧化碳减排两类技术,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的全局和更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