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专家对印度尼西亚新政府的野心泼了冷水。亚洲智库「
能源转型研究院」(Energy Shift Institute)执行总监Christina Ng指出,考察碳权发行量及碳价2大因素,印度尼西亚新政府的想法很难实现。
她认为,全球自愿性
碳市场的碳权发行量在2021年最高来到2.39亿个,就算全都由印度尼西亚包办,还是无法达标,因为以自然为本的碳权价格,平均落在每吨5至50美元(约新台币160至1,600元)。
如果以每吨50美元计算,光是每年筹集100亿美元(约新台币3,214亿元),就得卖出2亿个碳权,几乎就是全球自愿性碳权市场的总发行量,就算连续4年都达到同样规模,累计400亿美元(约新台币1.2兆元),也只达到目标的一半多一点,更何况2023年碳权价格大幅下滑,平均不到10美元(约新台币320元)。
在此之前,费里曾表示,全球碳权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6.32亿个,而印度尼西亚有潜质供应20%。接下来,新政府将在海外宣传绿色基金的计划,希望能与国际大型银行合作,向碳权价格较高的国家推销自家的碳权。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