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厉建宇一直跻身技术前沿。
从搭建 MPLS 一种利用标签引导数据高速高效传输的技术,可支持多种网络层面协议、兼容第二层的多种数据链层技术 互联网、利用 Packet over SO-NET 同步光纤网络,一种用于骨干网高速运行的技术 运行多条大型骨干网、到部署中国最早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原型……在每一个互联网基础设施技术飞跃的阶段,厉建宇主持的项目能普惠的「网民」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也促使他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建设「公用事业」的使命感。
「互联网 包含内容分发网络 CDN/ECN,物流网络,电网都有非常类似工作原理,特别是在提高用户体验,降低并平稳骨干网流量 需求侧流量整形,demand-side traffic shaping,提升骨干网效率。我从 CDN 网络中得到启发,然后在帮助阿里巴巴优化超级数据中心的过程中,又发现相同的原理可以用来大幅度提升电网的效率,因此我关注的点又从弱电领域换到了强电领域。我希望善用所学,不仅仅解决互联网基础设施维度的问题,更要促使电网的快速演进,提高可再生
能源吸收能力,帮助电能成为我们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
厉建宇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严谨而精准的工程师式,找到核心问题所在,发掘最有能效的解决路径。从早年投身这一领域开始,厉建宇的追求就是一致的。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根部入手,大力削减成本,专注把质量做到最好,减少生产及配送的环节,以求成本的降低,才能实现产业共赢。
2009 年至 2011 年,厉建宇在阿里巴巴担任研究员期间,主持建立了亚洲乃至全球的首个直流电超级数据中心。在这个过程里,厉建宇深深体会到了直流网络的优势。「传统的数据中心大量使用 UPS 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这使得电能重复地在交直流电之间转换,造成高达 37% 的能源损失。所以我从那时开始力推数据中心直流配电网络。到了今天可以看到,240V 高压直流电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其它国家超级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
经过细致的调研与论证,厉建宇还建议全国互联网企业联合起来,将大型批次作业及冷存储数据中心开始向中国西北部迁移,中国西北部拥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和较低的环境温度,不仅可以降低土地,电能成本,还能提高整合化数据中心的效率。
尽管阿里巴巴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在当时采纳厉建宇的建议,实施西部数据中心的计划。但若干年后,阿里巴巴及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完成了向中国可再生能源丰富区域迁徙数据中心的举动,并且采用了 240V 高压直流电的大规模部署方案。
「 别人总说我是一个创新的急行军,在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的创新上,我走得太急,所以失败了。但后来证明我的判断没有错,我的眼光是正确的。」
因为自己的创新意识遭遇企业制度的限制,厉建宇选择了沉默离开。他论证了直流电网在居民及商业楼宇大规模部署的可能性,深刻体会到直流电能够为社会带来的优势。于是厉建宇选择继续向自己的理想前进,倾尽自己的所有,坚定地开始了「普惠于民」的事业——完善基于分布式智能存储系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帮助居民利用本地免费的太阳能及储能科技,以更低成本解决电力供应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人类对于石化能源的依赖。
「在物流网络中,我们大量使用仓储及数据挖掘,来帮助我们管理库存,缩短用户订单完成的时间。在 CDN/ECN 网络中,利用数据挖掘寻找热点内容,然后大量利用磁盘将热点内容复制在离用户最近的网络节点中,提高用户的体验。电力虽然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不能复制,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有如 PV 电池版,小型H轴风力发电机这样的分布式发电设备,我们因此也能在本地「复制」能源,而不用回到电厂 类似互联网中的原站 来获取这些能源。我们大量利用机器学习,帮助各个微电网了解它的用电需求,因此在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及供给寻求一个平衡,目的也是提高用户体验,降低能源成本,因此人们可以使用更清洁便宜的电力能源。」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