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完善“综合型+行业型+专业型”培育体系,依托 “5G +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提供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模型应用的全流程服务,探索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强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支撑。
(十六)建立“区推荐市统筹”机制。加强市区联动,鼓励各区梳理存有潜在需求和建设意向的企业信息,向市级业务主管部门推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根据推荐企业特点和需求,助力企业完成“5G+工业互联网”建设,快速形成新型生产能力。
(十七)提升专业人才水平。依托
北京市教育和人才优势,创新高校工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发挥产学研转化能动性,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知识技能培养,培育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鼓励围绕“5G+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开展针对性课程培训,加快推动北京市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相关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服务“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十八)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持续发挥北京市国际化优势,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针对性5G/6G、工业互联网领域科技合作研究等措施,共享科技成果和发展经验。推动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组织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研究,强化企业“5G+工业互联网”出海能力。推进国内外检测认证对接互认,支持跨国企业开展工业5G技术产业合作研究、积极参与“5G+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
保障措施
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机制,推动产业
联盟与各区之间开展经验交流和合作,促进全市范围内“5G+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加强应用效果的动态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政策措施,确保资源精准投入。统筹用好产业资金,实现因业精准施策。引进
金融行业低息贷款等措施,激发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积极承接举办国家级、省部级产业会议,支持开展国际性、行业性相关活动。加强政策宣贯、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的推广力度。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