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84
  • 0
  • 分享到

CORSIA碳信用严重短缺:国际航空碳补偿机制对碳市场的警示

2025-9-19 08:57

来源: 碳减派

CORSIA合格碳信用标准


为被CORSIA接受,碳信用(或排放单位)必须满足 ICAO 的标准(Eligibility Criteria),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所在国家必须批准对应的标准/机制;信用产生的项目必须从2016年或之后开始;信用生成期间(vintage)必须落在被允许的时间范围内;以及要有能防止“双重申报/双重计数”的制度,如对应调整机制。 

多个碳信用标准/注册机构(standards/registries)被ICAO批准或条件批准以供应合格单位。例如Gold Standard、Verra、Climate Action Reserve(CAR)、Global Carbon Council等。不同标准对于某些项目类型或方法学有排除条款。项目所在国通常需提供Letter of Authorisation(LoA),用以支持对应调整等程序。 

ICAO 的“CORSIA Eligible Emissions Units”文档列出了目前已完全批准或条件批准的标准/项目机制,可为航空公司提供合格信用。部分标准如下:Gold Standard、Verra、Global Carbon Council、Climate Action Reserve 等。部分项目标准可能仍在待批准状态或受限于某些方法学/地理/vintage 条件。 

CORSIA的碳信用目前几乎全部来自圭亚那,当前碳信用供给过度集中于圭亚那的核心原因包括:

先行发出可抵消信用的项目已准备就绪
圭亚那政府的森林保护项目(使用 ART TREES 方法/机制)是比较早就满足认证标准、并获得发行信用许可(issuance)与批准用于 CORSIA 的。许多其他国家/项目尚未走完复杂的认证、批准、对应调整授权等流程。 

对应调整与国家授权是瓶颈
在Phase 1中,一项新要求是项目所在国必须提供 “Article 6 authorisation / Letter of Authorisation”,以保证该信用用于 CORSIA 时不会再由该国计入国家自定贡献(NDC)里,防止“双重申报”。许多国家在法制、行政机制或政策上未完全落实这一授权程序,使新项目无法快速进入 CORSIA 合格信用池。相比之下,圭亚那项目因早期预设及政府支持,在这些制度要求上未受阻或进展较快。 

审核标准与审批流程耗时
许多标准/机制必须通过ICAO 的技术咨询机构(Technical Advisory Body, TAB)审核,以及ICAO Council的批准。除此之外,需要验证项目的方法学是否合乎新的质量要求、是否有社会与环境风险防范、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附加条件。所有这些都会延缓新信用的上市。 

早期项目与信誉需求
在CORSIA的试点阶段以及 Phase 1 早期,行业更倾向于使用信誉度高、披露透明、标准成熟的项目/机制。圭亚那项目因其几乎“先发者”的位置,以及使用 ART TREES 方法的国家层面森林项目,被视为较为符合这些信任标准。其他项目即使符合标准,也可能因行政、认证、方法学等细节不足,被认为在短时间内难以可靠供货。

因此,在Phase 1当前阶段,供给虽扩展了标准名单,但真正“ready”(已被授权、符合所有对应调整与标准、vintage、项目方法学无排除条件)的信用依然有限,使得大量信用供应依赖非常早启动、制度准备较充分的圭亚那项目。

“减派君观点”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CORSIA正面临信用供给不足与政策协调的双重挑战。首先,因合格信用来源有限而需求快速上升,MSCI等机构预测在2024–2026年期间将出现严重短缺,这将显著推高合规成本。其次,欧盟已在评估是否将碳税从欧盟境内航班扩展至国际航班,英国也有意跟进,以弥补 CORSIA在信用短缺与减排力度上的不足,特别是欧盟,该举动将强化其气候领导力和政策一致性,确保欧盟碳市场的完整性,并通过征税获得财政收入。

CORSIA本应是全球航空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具有制度创新意义。但在现实运行中,其信用池狭窄、标准落实滞后,且过度依赖少数国家项目,已经成为“软肋”。如果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加重航空公司的合规压力,也可能加速区域性和国家性政策(如欧盟碳税)的替代与补充,令全球航空减排治理出现碎片化风险。

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CORSIA 当前的信用短缺并非单纯的项目数量问题,而是由标准过于严格、审批流程过于规范所引起的制度性结果。这种高门槛虽然确保了信用质量和可追溯性,但也导致潜在项目难以及时进入市场,使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这一现象对整个碳市场具有重要启示:在设计国际或跨行业碳减排机制时,如何平衡信用质量保障与市场流动性,以及如何优化审批流程以避免过度延迟,将直接影响机制的有效性和价格信号的形成。因此,碳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应认真思考,既要确保减排目标的可信度,也要避免标准过度约束而削弱市场功能。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