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11861
  • 0
  • 分享到

经济学视角理解分布式账本技术 | 孙浩、钱友才

2018-7-19 15:53

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孙浩、钱友才

创新扩散与“达尔文之海”




过去几年,全球金融业对于如何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在跨境支付、证券交易结算、贸易融资等领域涌现了诸多项目。

此类项目一般需要经过“ 技术验证” ( Proof -of-Technology, PoT)和“概念验证”(Proof-of-Concept, PoC)阶段,发现增量收益以后,再在更核心的业务系统上推进小范围试验和测试。

创新经济学将技术创新划分为若干阶段。最前端的是为公众所熟知的研究与开发(R&D)。实际上,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应该包括研究、开发(Development)、示范(Demonstration)、推广(Deployment)四个阶段(称为R&3D),最后才能得到扩散。

其中各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创新特点,蕴含各自的风险。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容易发生风险的是两处关键节点:一是从研究到开发的转化阶段,二是从示范到推广的转化阶段。

从研究到开发是从基础研究走向产品原型的过程。分布式账本最初是为解决去中心化支付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契合金融的各类业务需求。

在产品开发阶段,影响成功的因素更加复杂:除了技术本身在可扩展性与效率、隐私保护机制、共识协议等方面的技术升级面临不确定性,成本控制、需求模糊、项目优先级安排等诸多因素都可能让原本具有潜力的项目最终失败。

积极方面是,分布式账本技术正在快速演化。从趋势上看,人类社会的技术创新普及周期一直在缩短,当然分布式账本技术也具有自己的技术创新特点。

现在开发语言、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的日益完善使得“组合式创新”的难度和成本大幅降低,这比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的实物创新要更具有时间优势。

开源软件系统和开发社区交流平台的存在,也让相关领域的学习交流更加方便,降低了知识传递和人才培养的成本。这些都是分布式账本技术研究开发的有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新技术往往在示范推广阶段蕴含更大的风险。原型产品开发完成之后,一般要经历较长的示范推广阶段。

示范是“包含特定技术的项目在现实环境中以全规模或接近全规模,通过检验和展示以促进创新、影响政策”的特殊阶段;推广则是产品通过示范后已经被一批早期受众接纳,但还需要产业界和公共部门的共同努力,让产品被大众用户接纳的过程。

创新经济学将示范推广阶段称为“达尔文之海”(Darwinian Sea),创新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就像在平静的海面之下潜涌的涡流。此时,新技术容易因成本太高、缺乏资金支持、不满足规模化真实运行需求而失败。

即使示范成功进入推广阶段,也可能因为成本高昂和综合性能不够全面,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另外,创新者还要面对既有制度风险和利益竞争风险。比如对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统参与机构的利益分配格局。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