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9737
  • 0
  • 分享到

向松祚:中国经济向何处去(深度长文)

2018-9-3 09:33

来源: 向松祚

目前中国经济为什么徘徊在十字路口?


然而,中国目前离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规划的战略目标还很远,有些方面似乎越来越远。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规划和部署的许多真正重要的改革措施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落实或没有完全落实。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似乎并不明确,甚至让人感到迷惑和困惑。

每当经济遇到下行压力之时,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似乎依然是固守传统的政策思维方式:他们不是以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来解决结构性问题,不是以激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力来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而是继续依靠货币信贷和财政刺激政策来暂时度过难关。

每当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之时,人们总是预期政府必然会“放水”,他们每次都猜对了!

然而,“放水”或总量刺激政策不可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对于解决上述“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的各种难题毫无帮助,只会适得其反。

坦率说,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放水”、继续玩儿货币信贷和财政政策的刺激魔法?还是痛下决心实施以减税降费和国家治理体系改革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

如何抉择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目前,企业家和普通老百姓对经济有很多很多担忧:股市低迷、债务违约、汇率贬值、房地产泡沫、消费减速、物价上涨。。。。。


目前最迫切、最紧急的有五大问题:
其一、金融风险处于高发期;
其二、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
其三、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强烈;
其四、中美贸易战爆发让外部环境明显恶化;
其五、经济整体脱实向虚的趋势没有扭转甚至日益恶化

最棘手、最麻烦的是金融风险处于高发期。越来越多的高负债企业无法按时还本付息、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无法按时还本付息、各种债务违约案例几乎天天发生、以P2P和区块链骗局大规模暴雷为代表的金融乱象和金融危机已经爆发。

金融风险处于高发期,实际上已经出现局部金融危机。

2017年,十九大之后,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发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严厉警告中国金融风险,他说:

“2016年末,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各类方式加杠杆。2015年年中的股市异常波动,以及一些城市出现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就与场外配资、债券结构化嵌套和房地产信贷过快发展等加杠杆行为直接相关。而在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上,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明显增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违法违规现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金融风险背后,其实最严峻、最头疼的问题是经济整体的脱实向虚。如果不能扭转经济整体脱实向虚的局面,中国经济转型根本不可能成功!

我们看看脱实向虚的一些基本事实吧:

中国三千多家上市公司,银行板块和房地产板块几十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就占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接近80%,仅25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就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近60%。这样的经济结构怎么能说是一个合理的、健康的经济结构呢?

金融最赚钱,银行最赚钱,地产最赚钱,诱惑或迫使几乎所有企业都渴望去玩玩儿金融和房地产。几乎所有政府都将发展金融业和刺激房地产行业尤其是高房价和高地价作为基本施政方针,实在可怕!


过去10年,房地产行业净资产回报率是制造业平均净资产回报率的两倍。房地产本身当然不是虚拟投机经济,但过度的房地产投机炒作必然是虚拟经济的暴涨。大力发展房地产绝不意味着房价和地价暴涨。房价和地价暴涨的首要推手是各个地方政府。高地价和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将是长期性的,而且极其严重。

越来越多企业纷纷参股、控股、或独立创办金融企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等)。金融牌照的价格达到天文数字。权力寻租机会巨大。

据估计,过去10年来,上市公司总共融资接近9万亿,其中40%被用于购买金融资产、参股金融机构、炒作房地产、股票、期货、外汇,等等。

据统计,2016年,共有786家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购买9594个理财产品。总金额达到8139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25%、31%、48%。购买理财产品超100亿元的公司有6家。其中某国有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高达334亿元,是其年度研发投入的58倍。

2016年理财收益占公司净利润50%以上的公司有16家。其中7家公司的净利润主要来自理财收益。A股上市公司3204家,近四分之一公司依靠理财或金融投资收益维持上市地位或扭亏为盈。2016年上市公司各类融资高达4.6万亿,其中8139亿元购买理财,占比高达17.7%。

上市公司还大量投资性买房。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里,多达1305家有投资性房地产。金额达5951亿元。投资性房地产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达12家。有几家科技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还不到其卖房收入的一半。甚至有好几家科技上市公司依靠卖房收入维持上市地位,实属世界怪象!

最近有研究机构统计,目前上市公司参与炒房的资金超过万亿元!很多公司天天喊没钱搞研发。真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上市公司将大量资金拿去炒房、炒股、参股控股金融企业。

最近10年来,各类以金融杠杆为主要操作手法的金融控股集团(所谓“某某系”和金融大鳄)层出不穷。

地产和金融业成为吸收最优秀人才和最高薪的行业。年薪动辄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元或上亿元。

很多地方政府将所谓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列为最重要的政府业绩考核指标。这种考核指标对于个别城市有合理性。一窝蜂你追我赶则是虚拟经济恶性膨胀的表现。目前,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已经达到9.2%,超过美国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之一班。

继续“放水”、搞数量性刺激政策,不仅不会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反而会让脱实向虚问题更加严重,让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积重难返。决策者必须高瞻远瞩,慎之又慎!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