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6096
  • 0
  • 分享到

简析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相关问题认识及建议

2018-10-26 09:58

来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作者: 周莉萍、胡思慧、柳青

中国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的相关建议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货币形式发展的理解,纸币被发行成本更低的电子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替代并不稀奇,但法定数字货币远远超越了无纸化的形式意义,其从根本上顺应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尽管如此,全球法定数字货币从构思到落实运行,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和顾虑,例如人们有权利使用非智能手机、现金支付、偏好现金财富,加之数字货币支付风险不确定,因此纸币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完全消失。法定数字货币的最终实现尚需时日。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电子支付市场高度私人化,支付技术创新程度高,无现金社会进程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倒逼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创新,以保持宏观调控效力。从多个公开信息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法定数字货币的核心要素构思如下。第一,发行人为中央银行;第二,发行客体为M0(相当于电子钱包);第三,核心技术为大数据、分布式记账等多种技术;第四,进入门槛为受限制;第五,一定的匿名性;第六,运行可得性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第七,不支付利息。

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在实现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矛盾,应充分考虑。

其一,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不确定地位。该技术被多个央行高度重视,也是多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核心。就其自身而言,其使用场景有无限可能,在央行视野内,可以是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环节,也可以是支付清算体系等。目前,通过技术改良设计,如采用联盟链、私链方式而不是公有链,央行主导法定数字货币发行与分布式记账技术应用可以共同实现,但仍存在内在冲突,无法体现分布式技术的优势和价值,最终分布式技术在货币发行环节或被弃用。回头来看,应用分布式技术的初衷是相对固定货币发行数量,不滥发货币,但DSGE等经济学模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无限接近这一目的。因此可以初步推断,分布式技术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最佳应用场景或不在发行环节,可重点研发其在支付清算场景中的应用,用于提高支付清算效率、降低成本等。

其二,支付市场原本是央行货币——现金主导的市场,经过多年的政策支持,目前中国已经形成高度私人化、高度竞争的支付市场。支付宝、微信等电子钱包普及程度极广,替代了中央银行的支付工具——现金,以及商业银行的支付工具——活期存款。当前,各支付平台还可以借助自身力量实现收单结算和自清算过程,使得央行会失去对平台资金流向和整个资金流量的把握。因此,央行短期技术创新的重心应是对接各支付平台的结算和清算,让支付平台回归其应有的商业模式。

其三,关于商业银行的角色定位。中国高度发展的支付市场加速了商业银行体系的资金脱媒,商业银行的地位已经被削弱,同时也推动商业银行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自我革新。金融发展历史上没有既定的最优金融结构,商业银行的本质是一种商业模式,但也在不断改变。在法定数字货币发展过程中,应着眼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大局,在激发金融科技发展活力和金融监管效力之间保持平衡,而不是偏执一方。

总之,法定数字货币在发展过程中不应忽视其发展初衷——传统货币体系自身的缺陷,例如货币发行过多、银行和非银行信贷泛滥都会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确实需要有可信的制度来解决。而中央银行在20世纪构建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率监管、存款保险制度等核心要素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争夺数字经济时代的货币主导权的同时,法定数字货币能否提供一些有别于以往的基础设施、运行体制或者货币发行规则,以更好地解决传统货币体系自身的问题,这是检验其是否成功运行的根本标准。

(本文发表于《银行家》2018年第10期;本文来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本文作者:周莉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胡思慧 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柳青 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