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自媒体 查看内容
  • 4272
  • 0
  • 分享到

央视曝光:过度医疗背后,都是利益惹的祸!

2018-12-19 14:51

来源: LeXiangVideo


1. 输液成了一个巨大的医疗黑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输液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一旦生病就会想起的治疗方式。不管大病小病总会想到打上一瓶点滴,更有甚者,换季了、高考了也去挂上一瓶。一个吊瓶,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老百姓形象的概括为叫“三素一汤”,他们最喜欢用的,就是抗菌素、维生素、激素,那一汤就是打吊瓶。

这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每个输液室都非常壮观,一大片人躺着输液。

“输液大国”的名头,一点儿都不光彩。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

明明吃药或打针能好的一点儿小病,还非要用输液去解决,就好比拿大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有害无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过度医疗”。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滥用手术,滥用手术大家知道的最多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剖腹产,很多医院剖腹产占多数。这种情况是极不正常的,可以说有悖于常识,但是随处可见,我们的过度医疗,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了。

2.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以创收指标论英雄!

过度医疗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医院的创收机制,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过去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医院的利益才能从几千万发展到一亿的指标,而采用过度医疗,就可以实现井喷式的跨越!


医院一开会就是谈指标完成的情况,从20万到40万、80万、120万、180万、240万。


此外,合法医生收入低也是过度医疗因素之一。


3. 心脏支架滥用

一个医生植入一个心脏支架,回扣至少2千。

北大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表示,对冠心病者,国际上放支架和做搭桥手术比例是7:1到8:1,在中国则高达15:1。对此,胡大一认为,心脏支架的滥用已经成为心血管病人最大的隐患。他也曾经以国内很多心血管病人背着超过3个心脏支架来炮轰过度医疗。

“我对这个过度治疗现象深恶痛绝,我们浪费很多,无论是国家出钱,医保出钱,自己出钱,这是巨大浪费,而且过度医疗不仅仅没有效果,而且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胡大一说,现在支架做得过多,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欧洲现在这种稳定病人,做支架的不到一半,只有4成多,中国接近8成。胡大一教授认为,如果是用药物可以控制的稳定病人,绝对不能胡乱使用心脏支架。

4.问诊几句就让做CT,癌症风险加大


滥检查是过度医疗的又一特征。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说,现在不少医生问诊三句半,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增加致癌的风险。看病、检查、治疗、用药这整个就诊流程下来,我们常常能听到抱怨,“这个检查反复做了好几次”或者是“这个药又开多了”。


珍惜健康,别让自己成为“盘中餐”!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