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个“BASIC”战略,B代表区块链,A代表人工智能,S代表安全,I是物联网,C是云计算。在数字经济时代中,数据(区块链)是资产,AI是能力,安全是基础,物联是连接,云计算是产业操作系统。
当前我国区块链行业现状有:开源代码方面,中国的代码贡献量仅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专利申请方面,我国在区块链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据全球首位;从公司数量看,中国的区块链企业仅次于美国。
从概念提出、验证到落地,华为在把区块链真正用于大规模生产系统开发上,做了很多尝试,如端到端的易用性问题、让模型像 SQL 一样可以快速上手、智能合约等。我们发现,区块链自身的使用场景和可解决的问题还是有限的
区块链同时也正在发生变化,区块链正在从独立的泛式演进为融合泛式,区块链靠自己不行,一定要和 IoT 等融合,跟传统企业级软件理念做借鉴,才能赋能企业的业务。
首先是 Scale UP,通过细致的优化和并行计算,将机器的 CPU、内存、硬盘跑满。但一个机器性能是有限的,如果要服务海量用户,Scale OUT 是必须的,就是平行扩容。还有一点是把数据高速缓存起来,区块链有个特点,数据一旦生成就不会
区块链能做两件事,一是把数据写到链上让大家达成共识,二是数据一旦写上便不可篡改。但区块链有一些局限性,为了让功能更加完善,解决用户问题,由此提出了“云链结合”,将云上的大量工具、能力赋予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中国通信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金键以这「灵魂三问」提出了疑问 —— 「是什么决定一个区块链的价值?或者说,是什么让一个区块链变得有用?」由此,从标识
区块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的优势往往不在我们技术人员传统理解的维度上,它不是提高性能,也不是让编程变得更简单,甚至可能还会施加更多限制。我们认为它更多的是提出一套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制,有特色,比如分布式
未来,所有公司都将成为软件技术公司,所有人都将具备编程能力,数字化将无处不在,所有公司的运营、流程、数据、资产都将被数字化,这将带来「如何形成决策选择」的问题。因为当全部数字化之后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邢春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想从区块链赋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这个主题与大家一起分享区块链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如何赋能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四个方面。从产业发展趋势方面,区块链的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包括它的应用服务场景、中间层服务、基础设施和辅助服务等,全球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正在以72.3%的速度进行。2019年出现产业增长拐点,咨询公司高德纳预测区块链创造的价值将会迅速增长,在2025年会达到1760亿美元,2030年达到3.1万亿美元,从2016年区块链元年、2017年进入拐点、2018年炒作下降、2019年渐入低谷,2020、2021、2022年将是产业发展布局的关键三年,从而体现了区块链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技术储备、创新的解决方案、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增强的解决方案。全球区块链组织的方向是开源、标准、联盟三者深度融合,监管和标准与技术和模式创新并重。区块链三个
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产业区块链才刚刚进入1.0的阶段,这波机会属于真正有准备的人,属于能够为政务提高效率、为国资企业降低风险、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信任度的产业区块链大厂,属于那些真正潜心钻研区块链核心技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肯干脏活累活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