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区块链专利状况研究》。报告获取2009年1月1日之后申请,并且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公开的区块链专利。全球申请148062件,涉及100612项专利族,其中,授权专利37595件,涉及27912项专利族
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发布全球首个区块链跨链标准(P3205)意味着今后在区块链跨链领域有了国际共识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区块链技术已被“十四五”规划纳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从版权保护、农产品溯源,再到公益慈善、电子政务,区块链技术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作为牵头主体,联合上海数据交易所等单位,正式发起成立上海数字文创暨元宇宙产业联盟,成员包括上海元宇宙相关技术提供企业、应用场景单位、学术研究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近百家单位
在国内,区块链技术落地时主要基于联盟链,但联盟链常常因流动性差等问题遭遇诟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蚂蚁集团进行了一次开放尝试。向全球开发者正式开源旗下高安全异构跨链协议AntChain Bridge,以促进技术普惠与万链互联。该协议基于刚
隐私计算在通信、金融、政务、医疗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大赛专门设置了创新应用赛道,鼓励隐私计算技术在更多实际应用中拓展、创新,进一步推动落地推广,促进隐私计算技术与各行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
强AI时代模型训练成本极低而迭代速度极快。通过去中心化网络串联模型全生命周期参与方,数据使用效率达到极致。在很多业务场景,模型可以根据实时业务需求实现毫秒级生成和毫秒级迭代,一次性模型成为可能,“模型流”成为模型主流应用方式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布《关于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结束测试的公告》宣布“基于区块链的境外人士收入数字化核验产品”成功完成测试。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能为实体经济带来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关键。建立数据可信流通体系,增强数据的可用、可信、可流通、可追溯水平,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
元宇宙是一个概念的集合,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整合。元宇宙的核心是打造一个与物理世界平行的“数字生存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人们可以用更加自由和多元的方式表达自我,实现各种需求和愿望。与传统的互联网构成的数字空间相比
民法典规定的财产权益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一方面,民法典第113条统领性地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表明各类财产权益均受到我国法律的平等保护。若是一个法律地位满足财产权益的规范性特征,即便这一法律地位不是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3年3月16日《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发布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在网络空间深入实施的重大举措。数字时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社会法治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4月15日消息,2023年4月13日,第47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政策议程等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了中国经济金融形势,表示中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消费快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