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履约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含)以上的重点排放单位,年度免费配额不低于年度实际排放量的80%。对于履约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以下的重点排放单位,年度免费配额不低于年度实际排放量2万吨
为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转变,在实际配额核定时建立配额上限约束机制
对于公交、地铁、危险废物处理、污泥处理、污水处理、港口码头、平板显示、信息化学品及其他专用化学品等主要产品可归为单一类型且产品类型稳定、产量计量完善的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分配采用历史产量强度法
对于供电、供水、供气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分配采用行业基准强度法。
全国碳市场法律支撑体系加速完善 严打违法犯罪行为
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管再升级 区块链技术强化全过程管理
南非能源巨头增购碳信用 平衡煤电扩张与碳中和承诺
波兰企业警告欧盟90%减排目标不现实 呼吁调整气候路线图
美国威斯康星州青年气候诉讼:15名未成年人挑战州能源政策违宪
挪威北海首次注入封存二氧化碳 欧洲CCS商业化启幕
零碳园区建设强化资源节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求80%以上
能源加工转换碳排放核算示例发布,炼油过程需计算碳损失
零碳园区申报需地方政府背书,要求提供政策支持证明
碳信用质量标准迭代加速,ICVCM认证项目溢价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