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官员周三表示,欧盟正在研究是否将碳信用纳入其碳市场,此举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重新开放其碳信用在欧盟碳市场的抵消使用。此前,出于对环境标准低的廉价国际碳信用的担忧,欧盟自2020年起禁止在其排放市场中使用国际碳信用
为了确保更多国际碳信用符合新加坡的标准,新加坡已和10多个国家签署谅解备忘录,与越南和加纳签定的执行协议也取得实质进展。根据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和国家环境局发的文告,我国和越南及加纳(Ghana)已就碳信用交易的执行协议进行实质谈判,须缴碳税的企业将
食品企业冷链系统独立核算 广东设定冷藏库能效标准
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
特殊行业专项审查 钢铁水泥等设双重约束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创新监管机制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碳信用市场面临“洗绿”风险,企业采购成本激增
区域碳市场协同发展取得突破,跨境交易机制创新
碳减排项目开发商面临转型压力,运营成本上升18-22%
新兴项目类型快速崛起,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自愿碳市场透明度建设持续推进,信息披露指标增加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