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4日,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联合社区、学校开展了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面向不同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倡导公众共同呵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
今年的“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教委、区科协、百花山管理处等单位,共同开展“生态环境进学校、进社区”、线上有奖知识问答等多场主题宣传活动,广泛介绍门头沟区生物多样之美,倡导更有利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公众自觉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参与到实践中来。
5月22日,房山区生态环境局联合房山区农业农村局、北京燕山威立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和西潞街道北潞园社区先后在牛口峪湿地公园和北潞园社区广场举办以“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向广大群众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倡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实际行动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和传播者。
5月22日,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公园”“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庄”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普及环保知识,发放相关宣传品,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了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
5月22日,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携手多家单位和公益环保组织,面向全区小学生组织开展第二届“美丽运河畔多样生物圈”小学生生物多样性主题观鸟比赛。活动为实地趣味观鸟赛,引导广大青少年身体力行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本次活动总计观测到鸟类58种,其中包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蜂鹰、日本松雀鹰、红隼、红脚隼和燕隼等珍稀鸟类。
5月22日,顺义区生态环境局邀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自然解说员张亚琼老师走进北京市牛栏山实验小学,为学校百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课程。通过课堂互动,激发了同学们热爱自然的意识和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积极性。
2022年,昌平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8.8,连续六年上升,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监测到的兽类有貉、猪獾等20类物种,几乎囊括了北京现存所有大中型兽类;尤其是中华斑羚、豹猫、勺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身十三陵地区,标志着浅山区与深山区已经形成了畅通的生态廊道。
近日,密云区在白河城市森林公园举办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浓厚氛围。
5月22日,怀柔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走进社区、企业、景区,以发放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手册、环保布袋、近距离解答生态环境保护疑惑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据易碳家了解到,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面积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据易碳家了解到,碳交易机制的优点:一是减排明显,其施行总量控制,只要市场有效运行,总量控制目标就能实现;二是参与灵活性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减排或者购买配合;三是政策出台、调整不涉及立法,程序简单;四是能够吸引银行、基金和企业参与
据易碳家了解到,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主要类型包括:碳配额和碳减排量的质押融资和回购融资;碳基金;碳债券;利用各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