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中碳教育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共建碳普惠应用产业学院战略合作协议,在碳普惠应用人才培养、碳普惠服务与应用研究、碳普惠项目孵化与实践、碳普惠应用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
根据2022年度报告的披露,在碳交易方面,2022年华能国际出售碳排放配额交易收入约4.78亿元,购买碳排放配额支出约1.04亿元,净收益约3.74亿元。华能国际是华能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之一,主营业务包括燃煤、燃气发电厂,新能源发电项目等
近日,为解决与该国进口产品相关的气候污染问题,瑞典宣布将把消费排放纳入国家减排责任。此次提议将考虑新增国际排放量,包括瑞典进口产品,例如食品、电子产品和建筑材料等,这意味着在海外制造并进口到瑞典的商品碳排放将被添加到该国的总排放量中。
近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旨在提高产品耐用性和打击“漂绿”行为的新规则。新规定禁止企业发布误导性广告和笼统的碳中和声明。欧洲议会批准的内容规定,公司如果没有详细的证据,将禁止使用“环境友好”“天然”“可生物降解”“碳中和”或“零碳”等环境声明。
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以来,共运行35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1.21亿元。在交易市场层面实现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同时,对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社会各界低碳发展意识,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我国积极践行“双碳”目标的决心
先进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种植者清除大气中的碳,并减少排放量;通过耐除草剂性状促成的免耕耕作和使用覆盖作物,可以改善土壤健康,减少土壤侵蚀程度并降低碳排放;此外,种植者还可以与全球碳市场相连接,通过碳交易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快递业不仅被视为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晴雨表。在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增长放缓之前,从2011年到2021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年增长率连续十一年超过25%,与此伴生的,是快递业的碳排放总量
近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琼海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诉琼海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据悉,该案系海南首例适用购买“林业碳汇”作为替代履行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日趋显著,触及地球生态系统众多方面。为应对气候挑战,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一个焦点议题。今年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呼吁各国采取深入、快速和持续的碳减排行动,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1年以来,包头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启动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草部门守正创新、努力探索,构建起试验区建设的“四梁八柱”,为建设林业碳汇试点市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包头市以建设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为新起点
日前,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出台。我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到2030年,全省在煤炭、非常规天然气、氢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互联网、先进储能、重点行业节能减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等多领域
截至2023年6月,美国CBAM仍存在不确定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全国统一的碳定价或碳交易机制欠缺,可能被视为进口关税从而存在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风险。 为此,美国《清洁竞争法案》跳出思维定式,直接以美国相应产品的平均碳含量为衡量基准,采用弱化碳成本量化的形式简化全国性碳税的复杂进程,以最低成本、最快时间构建起CBAM体系,并逐步受到两党支持,美国版碳关税也正式提上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