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2407
  • 0
  • 分享到

区块链,离建设行业有多远?

2019-10-30 10:48

来源: 建设第一传媒 作者: 周蕾

10月24日高层的一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区块链的认知,从陌生遥远的黑科技到满屏的新标签,它是来的如此地快,快的有些令人惶恐。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人将本次对区块链重视的政治高度抬到全球第一:“在区块链的竞赛中,中国的目标就是第一”。殊不知,区块链赛道犹如马拉松长跑,在赛道上狂飙,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需要技术与毅力,其算法技术或许是新科技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中国的基础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而外国同行或已跑了十年,能否跟上还不好说,谁是最后的赢家要再过十年才见分晓。
 
区别于以往高新技术的显性特征,区块链是交叉学科的混血儿,甚至对它的构成都有些模糊不清,更不易解释。我们会发现在肾上腺飙升鸡血般浏览完无数篇介绍区块链是什么的文章后依然两眼一茫然,不知所以,无法诉说。理解区块链不仅要有IT行业的背景,还有懂金融会计学,另外还得一点点密码学的概念,再加上一连串的专业术语及英文名词:分布式账本,区块头,哈希值,时间戳,共识机制,自制组织,ico,AES,Hyperledger等等,基本上没几分钟已经被绕晕。
 
建设行业的人有个非常强的群体特征,大多数都是埋头苦干型,专研技术能力特别强的技术性人才,但是宏观战略的领悟性不佳,商业洞察的机敏性就更弱了。对建筑行业发生在上一次科技潮是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对行业的冲击虽然深远但是大伙能够看的清方向,技术层面的变革犹如鸟枪换炮,更多是操作的熟练度问题,虽然都知道BIM也是美国公司的概念炒作,奋斗了十年,交了大量学费之后依然还有很多人在争论要不要用BIM,显然已经毫无价值与意义。

而如今,作为颠覆性技术的区块链对我们的冲击是认知层面的,作为价值网络的底层架构未来产生的影响将是全行业、全产业链的,而且其冲击正在是以肉眼看不见的几何级速度冲击我们整个社会,不仅是中国更是全球化的传播。正如二十年前的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行为,二十年后的区块链就是构成我们新时代的一砖一瓦。对于建设行业来说区块链技术是机遇更是压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区块链为跨界打劫打通了通道,未来的建设行业也许会被一群完全不懂建筑技术的金融投资客和网络骇客给洗劫一空。
 
之前我的一篇关于《区块链技术在PPP项目中的五大应用场景》简单介绍了区块链的构成及未来可能应用的一些领域。相对国内建设行业的后知后觉,区块链的应用在国外同行眼中已经蜂拥而至,无论是在今年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在纽约召开的WBEF峰会上美国地产公司对区块链的趋之若鹜,还是英国工程学术圈发起的“区块链建设联合体 (Blockchain Construction Consortium”)都在如火如荼地探讨区块链的行业前景,而在中国我们整个行业都后知后觉,我们还在严控金融风险的当下,去网络金融的刀口,无法真正做到安静地坐下来探讨研究区块链的实际价值和应用领域。由于我们金融产业的先天不足以及金融行业的敏感性都使得我们在区块链的应用上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发币和ICO的路既然走不通,那可供选择的范围将集中在征信和数据存管领域。

我认为在建设行业这个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如果要推行区块链技术,如果不能在项目融资端爆发,很可能需要采取一种底层作业的深耕模式,从专业人才储备和成本控制的领域切入,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人才库和成本库的动态管控中,或可以从新构架我们行业的基本形态,重资重智,强调契约精神,改变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生产方式,将逐步促进我们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升产业生产力。
 
也许不是我们不学习而是我们反应慢。在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建设行业一直都是不思进取,勇为人后。在区块链的新赛道上我们是一如既往地保持龟速,还是能实现自我突破,从坐井观天到勇敢地那一跃?

我们静观其变。

作者:周蕾博士 华人建筑环境专家联盟主席,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会员,英国高等教育学院资深会员。中国专家人才库BIM专家。曾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的建筑经济学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海外投融资中心副主任。对外承包商会《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的PPP/PFI专栏作家。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