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强化
区块链等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这是区块链首次被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被列入国家规划。2018年6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再次鼓励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那么,目前我国
区块链技术现状如何?在
金融业中又有哪些应用空间?
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前100名的企业中,中国占比高达67%,排名第一。
而金融领域是目前区块链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以银行为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的第二批共309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公告显示,全国已有工商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
江苏银行、微众银行、苏宁银行6家银行备案14项区块链服务,布局方向主要为金融场景。
工商银行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该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工银e信”网络融资金融服务平台,实现核心企业应收账款在供应商中信任转递、流转,上线首月已注册包括中铁、招商局等500多家
供应链企业,累计签发6.1亿元银行贷款,交易流转金额达5亿元,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风控难题和缓解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此外,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自2018年4月上线以来,累计交易量已突破3600亿元,为银行同业、非银机构、贸易企业三类客户提供基于区块链平台的贸易金融服务。今年10月9日,建设银行在
北京又发布了“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提出新功能、新伙伴、新生态、新征程四个特色。其中,新功能即平台新增再保理功能,商业保理公司可上链交易;新伙伴指由建信金融科技提供运维服务,保障平台高效运转;新生态是与银行业协会、同业等推进跨链合作,实现不同平台间的互联互通、相互融合;新征程即通过“伙伴成长计划”,与同业相互赋能,共同探索、协同推进区块链贸易金融新业态。
除了银行业,金融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产业。以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BATJ)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非常广泛,已落地数字金融、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备案项目与专利数量名列前茅。据悉,在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两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名单中,京东数科备案了5个产品服务、百度备案了4个、阿里巴巴与腾讯各备案了两个。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