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6450
  • 0
  • 分享到

观点 | 陈小宁:以数字发展合作促进全球减贫

2020-11-20 09:24

来源: 中国与国际发展 作者: 陈小宁

数字减贫合作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数字起源于信息革命,在较长时间内,数字和电信、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传统通信行业密切关联。随着经济部门交互发展,数字逐渐渗透、融合于广泛的实体产业,大大提升了相关产业的产量和生产效率,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现阶段,数字发挥的引擎效应已从经济层面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覆盖农业、公共卫生、教育、就业、性别平等、气候变化等发展领域。OECD在《经济和数字机会》报告中指出,数字是帮助实现农业、教育、卫生、环境、政府治理等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创造新的发展合作模式上的潜力巨大。据统计,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26%。由此,数字是各国发展的新舞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错过数字经济的红利。负责任的大国应主动加强数字合作,帮助弱势群体获取数字红利,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数字发展的硬件条件看,过去15年,电信基础设施的有效部署推动了互联网的迭代更新,实现了用户的联网需求。从有线接入到移动接入,从拨号上网到光纤到户,电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互联网以更便宜、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普及。2019年,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在使用互联网,手机普及率更是涵盖超过全球五分之四的人口,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开展全球数字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和偏远地区,电信基础设施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利用等方面进展依然缓慢。

从发展中国家意愿看,尽管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起步较晚,但当前多数国家已抓住数字发展新机遇,开展数字化规划布局。卢旺达、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在完善通信设施、电子商务、数字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合作需求空间巨大。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将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明确列为国家优先发展方向,着手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监管法律框架,推进无现金支付,完善物流配送。特别是,为缓解疫情给贫困地区带来的冲击,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数字方案以缓解危机。例如,开展紧急线上转移支付,避免现金支付中断使弱势群体陷入经济困境;推进线上教育,防止日常教学大面积停滞;探索电商合作,为农产品销售寻找出口等。也应当看到,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匮乏,发展中国家在数字发展方面亟需得到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从国际数字发展合作的形势看,随着越来越多传统援助国和国际组织对数字发展合作开展顶层设计、理念引导和实践操作,数字发展合作或将快速演变为“主流化、常态化”的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近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传统援助国已相继出台国家数字战略,力图搭建国家层面的数据治理方案,其相应发展机构也纷纷制定战略和政策,部署行动计划,抢占数字合作先机。例如,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已分别发布了国家第一份数字发展合作战略文件,宣布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开放、安全和包容的数字生态系统。此外,联合国、世界银行、非盟、欧盟等多边组织陆续出台方案或计划,鼓励发展中国家抓住全球数字化发展机遇,并从数字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技术研发、融资等方面提供援助。例如,世界银行在科特迪瓦实施了电子农业项目,项目促进了100万户以上农村家庭用上可负担的宽带,作物生产和价格信息得到实时传播,小农生产力得以提升。

总体看,国际数字发展合作领域初步呈现出若干特点:合作理念上,数字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新载体、新引擎的功能已基本成为全球共识;合作方式上,公私合作已成为数字发展合作的典型模式,公共部门更多聚焦于改善商业运营环境,提供基础设施、政策、法律法规等公共产品,发挥监管和催化作用,而私人部门则是价值增值的驱动者,发挥前线探路和技术指导作用;合作方向上,国际社会呼吁加强建设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同时也重视培育数字使用能力、改善数字营商环境、增加孵化创新机会、提供金融服务配套等软性援助,以美、日、英、德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更倾向软性投入。由于数字具有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面融合度高、提质增效快等鲜明特征,未来,数字将快速与农业、医疗、教育等发展领域相融合,孕育出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