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4748
  • 0
  • 分享到

火了一年的元宇宙,为什么消停了?

2022-2-26 10:49

来源: 深燃

心急下的乱象:盲目融合、缺少创新


尽管探索需要时间,为了争抢热度,抢先发布产品,很多创业者们都在和时间赛跑。 

有的是尽量压缩制作时间,不追求技术。 

老木介绍,制作一个基础质量的虚拟人,他们需要3个月时间,不少公司一上来就盘算着,怎么在一个月以内完成。这类需求多了,他都麻木了,“ (做虚拟人) 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从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到模型,加快不了。比如你给画师加很多钱,他们还是得需要时间画”,这类要求没法实现。 

随着越来越多跨行业的公司试水,他发现,整体对虚拟人的要求,反而在降低。低质量虚拟人正在短视频平台上泛滥,有的账号将真人脸生硬的替换为虚拟人形象,就开始了虚拟人博主的运营。这样粗制滥造的虚拟人,正在伤害行业。 

火凤资本联合创始人陈悦天告诉深燃,现在虚拟人应用的产品主要为图片和视频,和人们想象中的虚拟人相差甚远,“大部分虚拟人公司,就是一家图形渲染工作室。” 

虚拟人行业拔苗助长,浮躁继续,与捏脸有关的游戏、社交平台,也有虚火的倾向,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如有行业人士提到,啫喱像是3D头像社交应用ZEPETO,和实时定位应用Zenly的综合体。关注社交的投资人陈兮兮也表示,啫喱的功能与很多社交软件相似,只是捏脸的画风不太一样,“没有太多新东西”。 

这类社交产品强调捏脸功能,具备元宇宙所需的线上空间和场景感,但背后瓶颈也明显。老木提到,好的内容是能传承、传递的。捏脸有新鲜感,但只具备传播属性,用户参与捏脸,但不会每天都去玩这张脸,很快会玩腻。“10多年前就有能捏脸的QQ秀,但人们不会天天玩”,这也是为什么捏脸游戏、主打捏脸的社交平台在一段时间内爆火,又迅速归为沉寂的原因。  

有的则是在进行盲目融合。 

当下元宇宙行业的发展,很多人将瓶颈归结为技术。陈兮兮表示,技术只是实现应用、创造用户不同体验的手段。她坦言,当下大家要做什么产品,通过什么内容、交互场景、方式来实现,都还没有想清楚,很难到谈论技术层面。 

专注AR的科技公司亮风台COO唐荣兴提到,有公司找到他们,希望将VR/AR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中,如爆火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探索创新。 

但在融合中,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迁移到了新的终端,但并不一定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比如与密室团队交流时,他常有种疑惑,对方提的需求,到底有没有意义?“比如戴上VR眼镜,的确是有解说、有提示,但大家都在密室里,四处黑黢黢的,带着笨重的眼镜不方便,真的有必要应用吗?”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产品在商业模式上都没有考虑清楚。 

以这其中门槛最低、变现相对容易的虚拟人为例。陈悦天表示,一个真正起飞的行业,第一得有实际应用的产品,第二,要有相对顺畅的生产流水线,第三需要有明确的商业化,最后还要能控制ROI的扩张,才算跑通。在他看来,虚拟人行业一项都还没有完成,“受关注不代表行业真正起飞了”。 

虚拟人还不能算是赚钱的生意。像柳夜熙、阿喜、翎Ling这样,前期投入大,能够真正通过品牌代言获利的虚拟人,在行业里屈指可数。据老木观察,在变现上,虚拟人IP、综艺,变现周期长,直播带货是离变现较近的方式,但真正能带出货的虚拟人,还是极少数。 

不盈利也不影响入局者的热情,老木表示,很多人都有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对他们来说亏得不多”,他预判,随着虚拟人制作技术门槛降低,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乱象短期内还不会停止。 

整体来看,陈兮兮表示,判断一家公司属不属于元宇宙公司,能不能有成绩,本质还是要看,它是否利用新技术,给用户社交、游戏等各类方面带来新的体验。“市面上讨论的元宇宙产品,很多是没有场景、不落地的,需求是可以在现在的互联网上完成的,并没有提供增量价值”。

她感叹,很多所谓的元宇宙产品,“它的消费场景和我们以往普通的消费场景,没有任何不同”。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