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又称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通过
区块链技术加密,使特定作品、艺术品具有唯一性,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画作、图片、音乐、饰品、3D模型等。目前,国内数字藏品覆盖文旅、体育、艺术、文娱潮玩等领域。
数字藏品有利于助推文创产品数字化转型。今年1月,
河南洛阳博物馆首次发行了一款以“北魏石虎”为原型的数字藏品,限量10000份。洛阳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岩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出乎意料的是,上线不到1分钟全部售罄。”
端午假期,洛阳博物馆趁热打铁,又发布5款《洛邑盛景》数字藏品,每款藏品限量发售3000件,每件售价39.9元,3天内售罄。据了解,多家文博单位的数字藏品都有类似热销经历。
李岩感慨道,此前,博物馆对文创产品的定义局限于服饰、文具玩具、家居用品、
餐饮用具、挂饰配件、艺术品及摆件等实体,“数字藏品为文创产品行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
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数字藏品之所以是藏品,其价值来自于用户的认同,藏品蕴含的IP概念及其艺术性应该是消费者购买数字藏品的主要动机。
资深玩家唐布朗告诉记者,国内玩家大多是90后、00后,其中很多还是大学生。“他们有的是看好元宇宙和数字藏品在未来的前景,但大部分人入局只是因为听说这个能挣钱”。
数字藏品真能挣钱吗?唐布朗直言,目前的数字藏品交易市场类似于“击鼓传花”,随着藏品层层转手,这个传递过程随时可能在某个人手里中断。
“有的玩家高价接手后只能低价抛掉,一些大学生甚至为此背上高额网贷。”唐布朗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