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5747
  • 0
  • 分享到

Web 3.0时代,改变数字秩序背后的科技力量

2022-12-22 08:54

来源: 和讯网 作者: 姚前 郑磊 林建明 李尧

DeFi的安全性与风险


  DeFi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金融生态系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开发和运营,其目标是在透明和去信任化的区块链网络上提供所有类型的金融服务,因而无法克服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区块链系统能同时具有去中心化、准确性和成本效率的特征,为了确保前两个特征,就会出现成本高、效率低和系统不稳定等问题。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区块链扩展性“三难”,即区块链系统很难在基础层同时做到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见图2)。

  我们从DeFi具有的各层结构看,最底层是由区块链及其原生协议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组成的结算层;在此之上是由所发行的资产组成的资产层,包括原生协议资产以及在此区块链上所发行的任何其他资产;第三层是协议层,定义了应用场景。在这三个层面,主要风险来自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不足。再往上是应用层和聚合层,用来创建应用程序和平台,可以连接多个应用程序和协议。DeFi并非没有金融风险,它在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方面甚至不如传统金融。DeFi的常见金融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和监管风险。

  其中,技术风险表现在,对于新技术来说,系统设计风险难以避免。金融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增加了业务复杂性、兼容性,潜在的安全漏洞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网络攻击、非法侵入活动。大量DeFi智能合约运作时间不长,如Balancer,一个简单的漏洞就可让违法分子获得超过50%的收益。2016年DAO受到黑客攻击,损失了价值7200万美元的以太坊币。

  Yam协议经过10天开发就仓促上线,很快吸引了大量流动性,锁定了5亿美元,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被黑客发现了一个严重漏洞,增发了8倍代币,导致其价格暴跌。还有人利用产品设计差异,使用多种DeFi产品套取大量财富。利用高科技手段攻击DeFi金融系统要比攻击传统金融系统更容易,有些技术人员掌握超级权限,可能会擅自改变系统参数设置或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中的激励机制在市场极端变化的情况下可能失效,造成恶性循环,这些是DeFi金融风险的重要特点。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