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511
  • 0
  • 分享到

修桥铺路、解放数据:区块链“数实相生”的路径探索

2023-3-5 10:01

来源: 钛媒体APP 作者: 蔡鹏程

为数据流通搭桥修路


DDTP是如何建立起一条可信数据传递的通道的?《DDTP: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中国路径倡议》这一报告曾有过具体描述:

利用DDTP,个人信息携带和传输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用户从数据提供者处下载个人信息数据,并存储在个人指定的位置。存储位置可以是本地,也可以是云或其它位置。

为了确保个人真实意愿、防止真实数据被篡改、保持传输给接收者的个人信息与提供者提供的个人信息一致,经用户授权后,可进一步引入权威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参与见证该个人数据文件的存储和传输过程,并获取相关文件的哈希值作为“数据指纹”存储于区块链上。

第二步,用户将已下载的个人信息数据传输给数据接收者,并对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等进行授权。数据接收者在收到个人信息数据文件之后,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基于哈希值的可验证数字凭证“数据指纹 ”的核验,从而完成验“真”的过程,确保文件没有被篡改。

与此同时,个人的所有授权记录、数据接收者的具体使用情况也皆可在链上进行记录,便于个人未来追溯相关文件的流转。

简言之,在DDTP这一数据通道之中,用户能主导个人信息的下载和上传,不依赖于数据提供者和接收者的双方合作,也不依赖中心化机构推动,可支持跨机构、跨行业、跨场景协同。在信息流转环节,可以做到能溯源、防篡改、传递信任,实现“我的数据我做主”。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向钛媒体App表示,基于DDTP协议及区块链技术,微众银行已经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数据快递链”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应用于多个行业,帮助了百万级的人群实现了个人数据在机构之间的流转,针对金融行业有250万人(截至2022年底)体验过这一数据流转服务。

比如,用户可以自主下载A银行的流水信息,通过“数据快递链”传递给B银行进行贷款申请,而全程保证数据未经篡改。相似的应用也落地入职背调等场景,用户的学历等个人信息就可以由系统自动验真,不必人工审核,同时防止数据流失或滥用。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