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988
  • 0
  • 分享到

以“无形之手”激发更多减排动能 全国碳市场求解多重难题

2023-3-6 13:33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马梅若

整体运行平稳 履约驱动现象仍然明显


  回顾一年多全国碳市场的表现,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认为关键词就是平稳。“全国碳市场运行至今,交易和价格都比较平稳。”他表示。

  总体来看,的确如此。在履约方面,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完成。首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履约完成率达99.5%。在市场交易方面,全国碳市场初期平稳有序开展交易,初步发挥了碳定价的作用。在制度层面,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基本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

  不过,这种平稳下也有颇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中科院天空地一体化双碳监测与模拟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国家遥感中心碳中和评价体系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中和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寅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全国碳交易比较平稳,价格相对稳定,但与预期相比,钢铁行业延期入市交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审批制度的暂未恢复,以及当前缺乏统一的碳排放监测、计量、核算、核查等技术和标准的实际应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步伐。

  更多专家则提到了我国碳市场交易的“潮汐现象”。所谓“潮汐现象”,即全国碳市场临近履约期市场活跃度相对较高,但其他时间活跃度较弱。而且,在整个交易周期中,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例如,观察2023年1月数据可知,市场整体活跃度不高。1月CEA挂牌协议交易的日均成交量为1.61万吨,较2022年12月的挂牌协议交易日均成交量5.01万吨下降幅度较大。

  对于这种现象,郭沛源认为主要是因为参与交易的企业都是有履约需求的企业,部分企业履约意识、交易意识不强,快到履约期的时候才寻求交易。

  不过,业内专家都表示,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流动性不足、活跃度不高等问题有望得到较大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碳市场的定位也有关,即强调控排属性,而不是金融属性。未来随着参与企业增加,特别是如果未来能有投资者参与,市场流动性将增强,潮汐现象会没有那么明显。”郭沛源表示。

  史寅虎也预计,随着钢铁、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入市交易,对于碳排放配额以及CCER的需求将会大增。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