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4295
  • 0
  • 分享到

欧盟碳交易体系EU-ETS的问题及改进

2023-5-3 16:52

来源: 兴业研究 作者: 鲁政委 汤维祺

欧盟碳交易体系外部减排成果的引入


  EU-ETS覆盖下的企业除了通过自主减排,或购买配额的方式完成减排任务之外,还可以使用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排放减量权证(CER)”,或者“联合履约(JI)”产生的“减排单位(VER)”抵减自身排放。CER与VER在EU-ETS市场上与“欧盟排放配额(EUA)”有同等效力。由于在第一阶段期间发展中国家CDM项目供给量规模巨大,导致EU-ETS配额供给超过预期,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7年CER占EU-ETS市场配额供给总量的30%左右,进一步增加了第一阶段原本已经过剩的配额供给。从第二阶段开始,欧盟开始限制《京都议定书》下外部市场减排指标的使用数量,规定EU-ETS覆盖企业使用CER和ERU总量平均不能超过总配额的13.5%[1]。第二阶段未使用的CER和ERU在第三阶段仍可以使用,只是要计入第三期信用牌照使用限制数量中。

  将CER和ERU等减排指标纳入EU-ETS对碳市场的积极作用在于,降低了EUA的市场价格,即企业的履约成本。对全球总体而言,将CDM与JI市场与EU-ETS市场链接,为欧洲以外的地区推进减排提供了现实的激励,在全球产生了显著的减排效应。然而市场链接带来的主要问题在于放松了配额总量的供给,削弱了欧洲本土减排效果。此外,由于CER与ERU的供给外生于EU-ETS系统,因而会对交易市场的价格稳定性造成冲击。

  Helm(2003)指出,如果不限制外部减排指标的使用,则EU-ETS市场上EUA与CER、ERU之间的价差将会刺激CEM与JI项目,从而导致大量的廉价减排指标。这会给《京都议定书》非附件一国家,以及部分排放配额较宽松的附件一国家带来巨额的收益,激化不同国家间因减排成本差异造成的分歧,也会产生跨市场套利的空间,降低市场的公平性。限制外部减排指标的使用比例,可以限制外部主体过度参与市场,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456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