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1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
联盟(简称绿色联盟)在京举办“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会议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共同支持。会议重点介绍了《“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三期研究成果,并就促进《指南》与“发展中国家
能源绿色
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建设”等重点议题的融合对接,以及项目2023年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索尔海姆(Erik Solheim),“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院长郭敬出席会议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主持开幕致辞环节。来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中非发展基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
深圳)、复旦大学泛海国际
金融学院、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等30余家机构的70余位专家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索尔海姆在致辞中肯定了《指南》研究的重要意义,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动员资金进入绿色产业的国际背景下,《指南》提出的政策建议可以引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推动中国资金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产业,让更多国家从中受益。郭敬在致辞中表示,《指南》研究成果帮助完善了“一带一路”海外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投资实践,为国内有关决策部门提供了有力支持。时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指南》研究成果将为推动海外绿色投资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绿色联盟秘书处副主任专家朱源代表课题组介绍了《指南》第三期研究成果——《对外投资合作基金绿色化研究》。《指南》旨在推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合作全过程中,将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要求贯彻到基金支持项目的日常操作中。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从投资引导和气候环境管理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项目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建议,讨论分别由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可持续投资部项目主任苗红和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国际协调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主持。
苗红表示,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自中国做出“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庄严承诺后,中国各利益相关方如何加强协同效应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既是需求,也是挑战。
张建宇提到,绿色是“一带一路”的发展方向,绿色发展可以为世界经济疫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指南》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和落地性的建议,可帮助落实中国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提出的承诺。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