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凡事都有两面,将虚拟货币认定为财产当然更有利于虚拟货币持有者的财产权益保护,但这也为政府对虚拟货币及其相关业务征税打下了法理基础。实际上美国已经在对虚拟货币征税问题上首开先河。美国联邦财政部国内税务局(IRS,以下简称“美国国税局”)早在2014年就开始着手建立
数字货币领域的纳税人报告制度。该制度旨在将数字货币相关交易纳入联邦层面的税收监管体系之中。其后美国国税局发布了《2014-21通知-虚拟货币指南》 (以下简称“2014-21通知”),该通知将可以兑换为法定货币的数字货币认定为“财产(assets)”,并进一步明确了有关财产的纳税原则适用于数字货币的开采、持有和交易等行为过程;纳税人因提供商品或服务而接受数字货币价值达600美元以上的需要向IRS申报;第三方支付机构使用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如果一年内交易金额超过2万美元,或为单一客户交易笔数超过200笔的均需要向美国国税局提交相关交易情况。飒姐团队认为,港府认定虚拟货币构成财产,下一步亦会如美国一样,推动虚拟货币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征税工作。
写在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
香港法域下认定虚拟货币构成财产,但我国大陆地区对于虚拟货币的禁止型监管模式不会改变,在大陆地区任何虚拟货币有关的业务均是违法的,这实际上体现了两地财产保护方面的冲突性,但这种冲突性至少在刑法领域上可能存在调和的余地。内地刑法对于“财物”的定义并未像德国、日本等典型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一样严格,简言之,在我国内地刑法体系之下,财物并不以有体为限,这倒与我国香港地区对于财产概念的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未来内地与香港在虚拟货币作为财物这一属性之下,在打击针对虚拟货币犯罪及虚拟货币财产保护问题上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