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企业为了应对欧盟碳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制定与产品组合、产业链、
供应链相关的CBAM整体应对计划;
(2)识别和评估受CBAM影响的单项产品和产品组合;
(3)调查和核实有关原材料、
能源、产品的生产流程、采购模式、原产地和相关联的直接、间接
碳排放情况;
(4)根据企业现有的环保技术储备、成本收益情况,评估CBAM对企业带来的成本影响;
(5)对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进行整体核算和管理,加大企业环保投入和研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6)采用数字化IoT方式,构筑产品生产的数字化碳管理系统,建立监测报告与核证系统(MRV),并将其集成到企业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环境和端到端流程,厘清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来源和总量情况;
(7)分析出口产品当前使用的欧盟海关税则的税号的适当性,应用特殊海关程序减少CBAM机制带来的成本;
(8)量化CBAM机制带来的预期额外费用,针对CBAM机制对企业未来供应链、采购、合同、基础设施和并购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
(9)为CBAM过渡实施阶段和 2026 年之后的CBAM全面实施阶段制定应对路线图。
总体来说,欧盟碳关税政策将加速全球产业链向
低碳、环保方向发展,使低碳技术与产品具备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我国出口企业需要预先布局,对自身产业链、供应链进行优化管理,避免因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高额碳排放而增加出口成本。例如,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整个供应链的系列环保措施,如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物流运输、产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流程管理和碳排放监管,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满足客户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