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推进过程中,我国会面临产业结构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
碳排放下降、GDP继续增长等情况。预计到2060年,我国GDP会从现在的100多万亿元涨到400多万亿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指出。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张益国表示,可再生
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减碳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达到12.13亿千瓦。
能源转型离不开
金融支持。朱民表示,碳中和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碳达峰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科技创新,这将为未来转型打下基础。同时,也需要创新投资工具,对现有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比如扩大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据分析,预计到2050年,我国碳中和累计投资规模约为180万亿元人民币。
“要加大对绿色建筑的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做好包括绿色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认定,这涉及从土地招拍挂、城市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到住宅建筑绿色性能监测、住宅建筑绿色性能保险保证等一系列配套。”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强调。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