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最主要的还是大而不强的问题。中国目前正处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13年后的今天,中国却仍然只排在世界第四制造强国的位置,排在美德日之后。我们规模大,但质量、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强,这是中国制造的三根软肋。中国制造业之所以排在美国、德国、日本之后,差距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我们是传统制造大,而现代制造不强,尤其是先进制造、高端制造不够强。具体表现是,我们的工业基础不稳,基础制造欠账太多。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装备、关键工艺、关键软件以及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比较脆弱。为什么我们动辄被卡脖子,就是因为人家在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而我们处在中下游。你是低端制造,人家是高端制造;你是浅层制造,人家是深层制造;你是合格制造,人家是优质制造;你是模仿制造,人家是引领制造。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注意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问题,提出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尤其制造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价格、低品牌,“MADE IN CHINA”一度成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未来肯定行不通了。中国如果不能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就有可能始终被压制在产业链低端,只能从事普通制造,永远粗放发展。尽快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强壮质量、结构、可持续三根软肋,这是中国制造进行绿色化转型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