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4828
  • 0
  • 分享到

蓝虹: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多大资金缺口?如何筹措更多资金?

2023-6-25 10:18

来源: 中国环境

国内外有哪些好的筹措资金的做法值得借鉴?


蓝虹:债权—自然置换(Debt Swap for Nature)是一种资金安排的良好实践模式,来帮助背负沉重债务的国家与地区在债务重组中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非洲国家塞舌尔通过债权—自然置换,投资了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提升了海域的蓝色生态,为生态旅游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塞舌尔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生态旅游给当地带来的收益,使塞舌尔这个几乎没有工业的国家,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

国内也有不少成功的实践经验,例如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候鸟小镇项目。项目依托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原生态湿地,打造大面积人工湿地,形成服务于科研、旅游、教育、科普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打造特色休闲产业,形成消费聚集;对周边的鄱阳湖候鸟保护站进行功能提升,打造专注湿地候鸟研究的科研基地。项目净收益达到了9%以上。

生物多样性保护归根到底是要找到一种合适的经营模式,使得当地社区因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获得商业收益,从而使得投资者有内在动力进行投资。营利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产业和模式的设计和开拓,是一切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基础。因为,金融是要盈利的,只有设计拓展营利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产业和模式,金融才能广泛运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才能形成。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4567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