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覆盖广泛、安全便捷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是保障和支撑新
能源汽车消费增长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虽然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大、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但充电桩位置难找故障率高、小区私人充电桩安装难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同时,车电分离、有序充电、车网互动等创新技术、模式发展滞后,新能源汽车作为灵活负荷和储能设施的作用和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也不利于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消费需要。
《若干措施》强调要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充换电需求。同时,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场景等需求特点,对充电设施和换电模式布局建设,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等提出了差别化的政策措施。这既适应了我国汽车消费多元化、多层次、细分化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发挥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各自的优势特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业态和场景创新,并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智慧电网、智能交通体系等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