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动荡,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一带一路”沿线生态环境总体敏感,绿色
低碳转型面临较大压力,但展望未来,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空间广阔,前景无限光明。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既顺应国际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也响应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张玉军认为,中国和大多数共建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意愿强烈,绿色低碳转型潜力巨大。同时,中国在可再生
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科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的技术、产品、经验、方案等将有利于推动共建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如何继续发力绿色“一带一路”?张玉军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对话交流,更好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
联盟等重点合作平台作用,与共建国家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对话,分享和展示绿色发展理念和成效,增进绿色发展合作共识和行动。另一方面,要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务实合作,从共建国家实际出发,加大对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合作,帮助共建国家实现能源部门绿色低碳转型跨越式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绿色
金融合作,完善海外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更加重视海外投融资政策中的气候和环境因素,创新“一带一路”绿色投资产品、工具,探索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绿色投融资标准与绿色金融市场的衔接。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