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6006
  • 0
  • 分享到

绿氢耦合能否扛起氢能产业发展重任

2023-8-25 18:10

来源: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作者: 任大明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缓解绿氢制备的成本难题


制氢成本高一直是制约绿氢发展的关键因素。绿氢主要采用电解水方式,电解水制氢一标方氢气需要3~5度电,11.2标方氢气为1kg,电解水制氢1kg耗电35-55度,所以电解水制氢成本主要取决于电价。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光伏风力等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利用新能源发电进行电解制绿氢逐步成为降低绿氢制取成本的有效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历史性超过煤电。其中,全国水电装机4.18亿千瓦,风电装机3.9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4.71亿千瓦,光伏发电超越水电,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与此同时,随着光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光伏发电成本从2013年1元/度降到2023年的0.2元/度,甚至更低。即在不考虑初始固定投资成本情况下,光伏发电制氢理论成本大约为7元/kg。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成本的降低为开展低成本绿氢提供了基础。

今年初,国家能源局在《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快攻关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在此背景下,仅在今年一季度期间,国内就有13个绿氢项目签约或进入开工环节,涉及绿氢产能超15万吨/年,电解槽容量达835MW,超过2022 年全年。例如,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成功产氢,实现了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随着绿氢投资和相关项目的大规模投入,我国绿氢的“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技术也初步具备,为绿氢应用推广创造了条件。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