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丽表示,ESG起源于国外,国际标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实存在很大差异,如何让国际认可中国标准,如何在世界的ESG发展进程中有中国声音,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据苏曼丽介绍,围绕着媒体上述的三个角色,新京报在过去几年里做了很多探索。新京报曾发起“一起卖”
公益助农项目,疫情之下解救滞销农产品,在助农的同时惠民,为供需双方解决痛点;今年6月,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在
北京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举办了以“
低碳”为主题的“零碳游园会”,通过沉浸式游览体验、场景式应用示范开展低碳生活的科普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不仅如此,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一年多来,一直围绕“双碳”话题通过专题碳报、专家研讨、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致力ESG工作的推动。
最后,本次
论坛还发布了《公共关系与中国企业ESG发展行业倡议》,呼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积极赋能中国企业ESG实践与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倡议做ESG理念的践行者,助力企业提升ESG意识,构建ESG企业文化;倡议做ESG理念的传播者,努力创新ESG传播,加快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倡议做ESG体系的推进者,大力推动公共关系行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企业ESG建设全过程。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