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了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这既是实践总结也是理论概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必须牢牢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改造主观世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这是居于管总和引领的地位。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现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反映高水平保护的成效,离开绿色环保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发展理念,更谈不上高质量。必须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和关联要素的多元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治理,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又要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深化运用,也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中,既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给予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空间,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这体现了外因与内因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对事物发展发挥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也要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必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让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这体现了稳与进的统一,强调我们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任务确定无疑、态度和决心毫不动摇、行动和策略积极稳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必须立足实际国情,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逐步实现,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争取战略主动和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