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一般要用40年以上甚至70年,而中国只有约30年时间。中国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开启降碳进程的,而且
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降碳难度之大、时间之紧前所未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
知难而进,勇毅前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擘画长远,锚定目标,稳中求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
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谆谆叮嘱:“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
低碳转型”。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