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工业活动
碳排放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因
水泥、
钢铁、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例。其中,水泥、钢铁为应用广泛的基建原料,碳排放总量规模较大,化 工虽碳排放总量占比仅不足 5%,但其排放强度大。 具体而言,工业生产活动的碳排放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产中用化石燃料燃烧进行加热而产生的碳 排放,如钢铁生产中炼焦、炼铁等工序通过燃煤达到生产温度而产生的碳排放等。二是,工业活动中的“过 程排放”。如水泥生产中的原料石灰石煅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水泥碳排放总量的 60%)、煤化工生产甲醇的 过程中原料煤与空气反应产生的碳排放、高炉炼铁过程中用煤充当还原剂产生的碳排放等。
由此可见,工业活动减少碳排放更加复杂,除了在供能环节中提高能效、运用可再生
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燃烧供热外,还需通过技术革新与生产工艺优化,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寻找石灰石、煤还原剂等原 材料替代,涉及整个工序、全生产链的革新,这在技术上的难度不容小觑。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