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1561
  • 0
  • 分享到

潘家华:“双碳”拖累了经济发展吗?

2023-10-5 08:46

来源: 财经十一人 作者: 潘家华

分布式与电气化是大势所趋


基于可再生能源自身的特点,零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将以分布式为主。以电力作为主要用能方式,逐渐替代并市场化地挤出化石能源。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以华北地区为例:8平方米的屋顶可安装1千瓦的光伏组件,1千瓦的装机容量一年可以发1300度电。如果一个农村家庭的屋顶有80平方米,一年就可以发电13000度。普通家庭一个月300度电就够用了,一年用电量不到4000度。

如果家里有电动汽车,充电也绰绰有余。一辆电动汽车跑1万公里需1200多度电。那么这个家庭一年自用电量6000度就差不多了,还有7000度剩余。

同样是80平方米的屋顶,华北地区一年发13000度电,西北地区可发15000度电,在南方光照条件差的地方可发11000度电,粗略地计算下,全国平均可发12000度电。

像这样的屋顶全国有多少个呢?估计全国农村居民房屋约有3亿个这样的屋顶单元,再加上医院、学校、城市郊区别墅等等,总共大约有4亿个。总共一年可发电近5万亿度。这个数量对家庭自用和电动汽车充电都足够了,而且还可对全国电网贡献一定量的电量。

当然,这要配备相应的储能设施。目前,可长时间储能的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在技术上和成本上都没有问题了,一些化学储能蓄电池也可以做到较长时间的储能。储能产业算是可再生能源的延伸产业,既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也可以拉动就业。

从上面的一系列数字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量还不够。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

从经济发展模式上讲,以分布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从一开始就是竞争相对激烈的市场化环境,化石能源则是垄断经济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化石能源现在是主流,守成者难创新——化石能源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具有“养尊处优唯我独大”的感觉,收入高、权威性强、话语地位重。

在未来,以分布式能源为主、高度电气化的独立用电微单元、零碳能源合作社将是全社会的用能主流模式。这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还处于技术系统的集成和市场探索阶段,其规模化复制和推广,需要假以时日。

这种新的用能模式对化石能源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颠覆性的。对电网的影响也比较大,但并不意味着电网将不复存在,反而这对电网的调度和协调精细度要求将更高。

居民和一些小型用能单位将分布式用能为主,但一些大型的工业制造企业,比如钢铁厂,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仍然保持以接入电网电量为主的模式。

综上所述,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生产方式上的颠覆性变革。我们需要认清形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