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5568
  • 0
  • 分享到

专访CCER造林碳汇方法学第一起草人 | 新版造林碳汇方法学关键要点解读

2023-11-2 07:55

来源: 中林数科

还有哪些您认为可以说一说的变化?


朱建华:变化应该说是全方位的,还有一些主要的变化可以提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是对碳层的划分。应该说碳层划分更加精细了,明确了可以依据造林前的立地条件(如土壤类型、坡度坡向、海拔等)等进行划分,有助于减少碳层的异质性。

二是非持久性风险扣减。遵循了国际实践,根据全国因火灾引起的蓄积损失量占当年森林蓄积增长量的比例,以及病虫害重度危害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例,对项目的非持久性风险进行签发量扣减。

三是增加了机载激光雷达估测法。方法学新增了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生物量监测方法,体现了新技术的进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监测精度和监测效率。由于是首次在方法学中应用该技术,方法学也对激光雷达技术应用的精度、保守性等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四是更为详实的生物量模型与参数数据库。方法学对所涉及的各类生物量模型与参数进行了全面的更新。这些更新主要依据近十年来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和成果、国家和行业标准等,使模型和参数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和代表性,也为项目设计阶段的减排量预估和项目实施阶段的减排量核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五是新的样地布设方案。新方法学规定样地的空间布设必须网格化后采用随机起点、系统布点的方法,以保证样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中林数科:好的,感谢朱老师的耐心解读。应该说这次方法学的修订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高质量”,一切严格的标准只为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这让我们对未来CCER市场充满了信心。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和咨询。

朱建华:新方法学的编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今后的项目开发和审核实践中,肯定还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欢迎你们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为建设高质量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贡献智慧。
█ 本次访谈经朱建华老师同意发布,但不作为项目开发指南和第三方审核机构的审核依据。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