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碳市场为例。当前,我国建立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碳市场不仅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碳市场提供了借鉴,同时为促进全球碳定价机制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发展的触角已延伸至各行各业。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比重达到50.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近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从产销量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从市场占有率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28.3%,比2022年提升2.7个百分点。
工业绿色发展不断提速。近十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我国目前已经在国家层面创建了绿色工厂3616家、绿色工业园区267家、绿色
供应链管理企业403家。
中国主动承担自身减排责任,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发展中国家承担自身碳责任的典范,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强大动力。6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指出:“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气候治理的行动派,我们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绿色‘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