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太钢集团率先完成了自备电厂
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工作,成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第一批履约且履约后有盈余的
钢铁企业。今年2月,太钢矿业成为亚洲首家发布矿产品碳足迹数据和国内首家发布绿色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矿山企业,入选冶金矿山行业“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优秀案例”。
“通过
碳交易促进企业寻求低碳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是公司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太钢集团碳中和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利军告诉记者。
太钢集团位于
山西省
太原市北部,主厂区占地8.51平方公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主厂区逐步为城区所包围,成为典型的“城市钢厂”,一直以来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近年来,太钢集团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太钢集团成立了“碳中和办公室”,研究编制了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快速启动了不锈钢系统碳减排路径研究,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太钢集团确立了“13460”低碳发展模式,通过极致能效引领、
能源结构优化、原料结构变革、工艺技术创新、产城融合发展、绿色产品开发六大路径,有序推进碳减排工作。
在用电方面,推进“光伏厂区”建设,提升厂房屋面光伏发电能力,已建成投运15.86兆瓦光伏设备,年发电能力1500万千瓦时以上;运输方面,厂内铁路运输柴油机车实施了油电混动改造,149台电动重卡倒搬车辆上路运行,厂内道路清洁采用新能源清扫车;技术升级方面,研发绿色低碳原创技术,推进工艺流程优化,打造低碳冶金技术工艺路线,今年5月太钢碱性球团项目投产,通过高球团比冶炼降低高炉燃料比,高炉球团比将由28%提高至34%,年节约固体燃料约3万至5万吨;促进产城融合协同降碳方面,回收各类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为太原北部城区冬季供暖提供清洁热源,助力城市减少碳排放。
选择公交、新能源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双面打印文件……近日,“低碳太钢”APP上线,该平台包括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等模块,员工只要完成相应项目,就能获得积分奖励。太钢集团借此积极推动员工将低碳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形成习惯。
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必须彻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切实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力有序降碳,是在新时代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这场变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统一思想和认识,按照推进“双碳”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