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样本。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到处挖山开矿,村民腰包鼓了,生态却严重破坏了。2003年,“千万工程”实施后,村里痛下决心,关停矿山、
水泥厂,发展生态旅游。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自此,余村走上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看到村里的变化,感慨道:“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外历史经验教训,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进一步以辩证思维阐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指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就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实践中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提出两条原则性要求,一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