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程:红树林广泛地分布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120多个国家或地区。但是受沿海地区开发活动的影响,全球红树林总体上面临着持续退化的问题。我国红树林面积则是由本世纪初的2.2万公顷增长至2.92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红树林面积增加的国家之一,为应对气候变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树立了榜样。
我国红树林面积的增加,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红树林的有效保护。自本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红树林的生态保护,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沿海各地也出台了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法规,对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规定,并通过设立保护地、围填海管控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使红树林受到最严格的保护。
另一方面,沿海各地通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不断加大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力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十四五以来,《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陆续印发,进一步部署了红树林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工作任务,提出到2025年将营造红树林905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9750公顷,对扩大我国红树林面积,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社会
公益资金也积极参与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的意见,进一步为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红树林被纳入CCER机制,体现我国对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重视,使
碳交易成为实现红树林碳汇产品价值的有效方式,对于推动红树林生态修复、优化蓝碳资源的管理,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林,宜滩则滩,且严禁以生态修复之名实施围填海活动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