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近日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组织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注册登记规则、交易规则。有关单位还将发布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规则等规范性文件,标志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各项制度基本构建形成。这是我国继2021年启动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又一举措。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如何保障有关项目的数据质量问题。比如,为什么说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堪称自愿减排项目的“生命线”?此次发布的方法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具体是如何规定的?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马爱民。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数据质量不能低于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两者应具备可比性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