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随着
碳市场的出现,
碳排放权逐步成为一种新的资产,而如何有效地管理碳资产、实现碳资产的最大化利用,也成为相关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碳资产,实现企业的
低碳治理,近年来,不少企业组建了自己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或专业化的碳资产管理团队,统筹推进企业的碳资产管理以及低碳资源开发和碳
金融服务等业务,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履约。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集团)旗下有1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了碳市场配额范围,为了提升碳资产的集约管理和统一运营水平,华电集团2021年成立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对于一家
能源企业来说,进行碳市场交易及履约的前提是对二氧化碳进行准确计量和核算。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毛科表示,全面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集团必须精准掌握百余家下属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情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电集团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升级打造了“
区块链+碳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对接国家环境信息平台,实现碳数据存证、碳排放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借助该平台,华电集团生产每一度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纳入核算,去向清晰可查。此外,华电集团还建成以生产实时数据为基础的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交易台账管理等工作的线上管控,减少人工数据填报量;并通过自主构建碳排放数据分析模型,实现了机组排放绩效的系统性对标及优化分析。
事实上,履约只是碳配额最基本的功能,它还可以具有更多的金融属性。碳金融是指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以碳配额、碳信用等为媒介或标的的资金融通活动。例如,通过碳远期交易可以对企业碳资产进行套期保值,加强碳市场的流动性;碳债券、碳资产抵质押融资等产品能够为有碳配额的企业融资。这些碳金融盘活了企业的碳资产,也能够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中国大唐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从事集团相关企业的碳资产管理业务,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近年来充分发挥碳资产绿色资产属性价值,协助集团旗下电厂完成了国内首单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参与下的碳排放权担保业务,以及采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所系统“双质押登记”的质押贷款业务,打通了控排企业利用碳资产融资的渠道。
企业之外,各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推出了一些企业碳金融产品,为企业减少碳排放注入更多动力。金融是手段,降碳是目的。“双碳”背景下,
碳交易和碳金融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市场激励机制下,更低碳更环保将成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