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990
  • 0
  • 分享到

今年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交通运输领域为何难达峰、晚达峰?

2024-3-14 11:52

来源: 中国环境 作者: 中环报记者刘良伟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每年可替代千万吨汽柴油消耗量


“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出以来,交通运输领域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成效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和非道路交通等方面。其中,道路交通方面最显著的是汽车电动化;非道路交通方面,比如高铁的发展带来交通结构的改变。以前由于铁路运输能力有限,大家出行时更多地依赖道路交通。而随着高铁的发展,替代了很大一部分运营性客车和私人汽车的出行。尤其是当出行里程在两三百公里以内时,高铁的替代性体现得越来越显著,城际公路客运量明显减少。”王贺武说。

他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比例的上升,其汽柴油替代的能力已经显现出来了。根据公安部统计,2023年我国在用新能源汽车数量为2041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6%。我们初步匡算这20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与4亿辆电动两轮车的使用每年可以减少3000万吨汽柴油的消耗量。汽车数量在增加,但是汽柴油使用的增加量并没有按照预期那样快速往上升,因为大部分被电能替代了。电能的替代效果已经超过了天然气和其他所有替代燃料在交通里面的替代效果,成为我国汽车交通的第二大能源。”

据他介绍,2020年之前,交通领域之所以是我国碳排放增速最快的领域,主要是由于我国燃油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对物资的大量需求、快递业的快速发展等,带来对道路交通的较大需求,从而拉动汽车使用强度增加。而2020年之后,交通领域碳排放增速趋缓,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速较高有很大关系。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