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对绿色技术加征关税,标志着中美贸易战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或将导致美国国内已经落后的
能源转型更加步履缓慢。人们欢迎的是产业良性竞争,但美国目前的政策怕是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尽管《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提供了巨额补贴,但新的关税会让美国的绿色技术价格变得更加昂贵,从而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而欧盟不应在气候目标问题上退缩,而是应当找到自己的方式来应对中国在绿色技术领域的统治地位。
欧盟需要谨慎地在
供应链韧性与气候韧性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平衡。草率地将中国从绿色技术供应链中排除出去或将威胁欧盟的气候目标。要想不影响自己的气候目标,欧盟就需要务实地看待中国绿色技术带来的威胁:尽管在某些货品上,对中国的依赖或将带来经济和战略上的风险,但对于其他品类来说,情况或许并非如此。为了确保平稳的能源转型,中短期或许无法避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中国,尤其考虑到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要想实现这些供应链的多元化就离不开全球性的伙伴关系,尤其是与全球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而这需要以
金融实力和创新为支撑,而非新的关税。
随着中美紧张局势升级,中欧关系在维持气候合作和外交对话的连续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美即将在绿色技术领域展开对垒,这或将影响全球气候合作。如果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美国有可能会放弃其气候承诺,中美之间为数不多的几个依然活跃的工作组之一也将随之终结。如果中美气候合作破裂,欧盟将有责任与中国展开更密切的合作,推进全球气候行动,并敦促中国兑现其气候承诺。欧盟应当做好准备,维护其气候领袖的地位,同时谨慎应对贸易紧张局势。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