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会用“互联网思维”这个比较玄乎的词来回答这个问题。这里的互联网思维大概就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用商业模式作桥梁,通过免费服务来找到其他赚钱的路子。用一句俗话来说,叫羊毛出在猪身上。比如,游戏公司聚集一批普通用户,为他们免费提供好玩的游戏,然后再通过向人民币玩家开放特殊的道具来赚钱高端用户的钱。这里普通用户享受了免费的服务,他们本身又作为土豪玩家的“玩伴”,成为游戏公司的产品;
另一种是产品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数据服务,同时用户也为产品提供免费的信息数据,公司再把这部分用户的数据卖给其他公司。
不论是哪一种,免费用户都是重新作为产品的一部分被二次售卖出去的。
我们免费获取互联网的数据、享受互联网的便利时,付出的代价是:免费上交我们自己的数据,或者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事实证明,这套机制运行得非常好。我们依靠这套机制,催生了许多百亿、千亿市值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现在慢慢开始我们会遇到一些其他的问题——我要说的不是数据隐私、或者巨头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而是机器彼此之间交换数据的问题。
人获取数据、交换数据的方式,按照之前的那套商业机制已经运行得非常好了。商业公司挣到了钱,同时用户享受到了免费的信息和数据。
但机器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